• 帮助中心

  • ADADADADAD

    定植时间、密度对厚皮甜瓜‘苏甜4号’植株性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毕业论文

    定植时间、密度对厚皮甜瓜‘苏甜4号’植株性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毕业论文 ]

    毕业论文 时间:2023-11-11 16:36:13 热度:201℃

    作者:文/会员上传 下载docx

    简介:

    摘 要: 为探讨江苏南京地区不同定植时间、密度对设施甜瓜植株性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厚皮甜瓜‘苏甜4号’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设3个不同定植时间,分别为3月20日(A1)、4月5日(A2)、4月2

    以下为本文的正文内容,请查阅,本站为公益性网站,复制本文以及下载DOC文档全部免费。

    摘 要: 为探讨江苏南京地区不同定植时间、密度对设施甜瓜植株性状、产量与品质的影响,以厚皮甜瓜‘苏甜4号’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设3个不同定植时间,分别为3月20日(A1)、4月5日(A2)、4月20日(A3),副处理设3个不同株距,分别为40 cm(B1)、45 cm(B2)、50 cm(B3)。结果表明,定植时间对‘苏甜4号’营养生长期地上部各性状无显著影响,但对‘苏甜4号’产量、品质的影响差异显著。‘苏甜4号’在3月20日(A1)定植的667 m2产量最高,且单果质量、果肉厚度最大。在同等行距下,适当加大株距,有利于提高‘苏甜4号’植株的营养生长量,提高果实单果质量与商品性。总之,南京地区厚皮甜瓜‘苏甜4号’以3月20日定植,株距45 cm (每667 m2定植1 482株)的种植密度,获得的果实产量与品质最佳。

    关键词: 甜瓜; ‘苏甜4号’; 定植时间; 定植密度; 植株性状; 产量; 品质

    Abstract: To study the effect of planting time and density on the plant characteristics, yield and quality of muskmelon ‘Sutian No. 4’ in Spring of Nanjing,Jiangsu, the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by using a split-plot design. The main treatment was planting time, with three dates on 20th March (A1),5th April (A2),20th April (A3), and the sub-treatment was planting density, with three row spacing as 40 cm (B1),45 cm (B2),50 cm (B3). Melon plants were cultivated by vertical hanging vine method,and the line spacing was set as 60 cm.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lanting time did not change the plant characteristics during vegetative stage, but changed fruit yield and quality significantly. When planting on 20th March, the yield of ‘Sutian No. 4’ was the highest, and the fruit shape, weight and fresh thickness were also the best. Increasing the row spacing at certain line spacing could increase the vegetative growth amount, single fruit weight and quality. Taken together, when set the planting time at 20th March and row spacing as 45 cm (1 482 plants per 667 m2), ‘Sutian No. 4’ could produce best yield and quality.

    Key words: Muskmelon; ‘Sutian No.4’; Planting time; Planting density; Plant characteristics; Yield; Quality

    哈密瓜楹芦科甜瓜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不仅味美香甜,而且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欢迎。由于其性喜阳光和昼夜温差大的干燥环境,在湿润多雨的季风气候区往往难以正常生长发育。自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的甜瓜育种家们开展了哈密瓜的东移研究[1],通过保护地栽培与选育适应高温高湿环境的哈密瓜新品种,在东部地区实现了哈密瓜的就近生产与供应消费。

    前人对哈密瓜在江浙地区的引种及栽培技术已有一定研究,如顾月兰[2]早在2004年就在上海地区引种了‘雪里红’‘仙果’等哈密瓜新品种,并进行了相应配套栽培技术研究。2006年,杨晓华等[3]从哈密瓜抗病性、产量和品质等方面综合分析,认为‘东方蜜1号’是上海地区早春设施栽培哈密瓜的首选品种。王玉祥等[4]总结了浙江金衢地区大棚哈密瓜南方秋季栽培的技术要点。季海军等[5]报道了江苏淮安地区秋季哈密瓜高效栽培技术。石秋平等[6]报道了江苏沿海地区哈密瓜早熟栽培技术。南京地区哈密瓜栽培试验未见报道,笔者在参考已有哈密瓜栽培研究的基础上,以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哈密瓜型厚皮甜瓜新品种‘苏甜4号’为试材,于春季开展了不同定植时间与密度的栽培试验,旨在筛选出江苏南京地区春茬保护地栽培‘苏甜4号’的适宜定植时间与密度,探索设施厚皮甜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为种植者提供有效的技术指导。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苏甜4号’是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选育的哈密瓜型厚皮甜瓜新品种,株型中等,易坐果,果形高圆,果皮雪白色,成熟后果面有稀疏网纹,单果质量约1.50 K,果肉厚度大于4.0 cm,果肉含糖量15.0%左右,果肉橙红色,细腻沙酥多汁,植株生长势较强,适于华东地区及气候相似地区春季或秋季保护地栽培。育苗基质采用淮安柴米河基质肥料有限公司的50 L育苗基质。肥料均采用市售商品。基肥N、P、K含量≥7%,有机质含量≥30%。复合肥mN∶mP∶mK=15∶15∶15,总养分≥45%,过磷酸钙有效P2O5≥12.0%,硫酸钾型复合肥总养分≥45%。 1.2 方法

    1.2.1 育苗与定植 在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六合基地采用电热苗床穴盘育苗。2014年2月20日播种,苗龄30 d,在第3片真叶展开时定植于35 m×6 m(长×宽)塑料大棚,瓜畦高30 cm、宽100 cm,畦沟宽70 cm,畦中央铺设塑料滴灌条带,畦面覆白色透明塑料地膜。瓜苗单株双行定植,采用立式吊蔓栽培,行距60 cm,单蔓整枝,每株留1果,进行常规田间管理。

    1.2.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主处理为定植时间,设3个水平,定植日期分别是3月20日(A1)、4月5日(A2)、4月20日(A3),副处理为定植密度,行距一定,设株距40 cm(667 m2定植1 668株,B1)、45 cm(667 m2定植1 482株,B2)和50 cm(667 m2定植1 334株,B3)3个水平共9个处理,3次重复,27个小区,每小区16株。

    1.2.3 调查项目与方法 定植后40 d测量采样植株的地上部全株鲜质量、植株高度、全株叶片数、地上15节株高、第15片叶长、第15片叶宽,并于果实采收后测量采样植株地上部全株鲜质量,每小区取3株,进行破坏性调查。统计处理小区所有植株收获果实的总质量。果实采收后测量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肉厚度及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量方法为取中段果肉以挤汁器挤出果汁,采用糖度计(手持式折射计 VR-113ATC,北京远景兴业光电科技有限公司)测量。每小区取6个果实调查,取平均值。

    1.3 数统计与分析

    试验数据采用Excel和DPS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定植时间与密度对‘苏甜4号’地上部植株性状的影响

    由表1可知,定植时间对‘苏甜4号’地上部各性状包括全株鲜质量、全株叶片数、全株植株高度等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但定植密度对全株鲜质量、全株叶片数、全株植株高度、地上15节植株高度、第15片叶长的影响差异显著。第15片叶宽与采收后全株鲜质量在各处理间差异均不显著。定植密度与定植时间之间不存在互作。

    在植株生长过程中,适宜的密度往往是哈密瓜优质高产的关键。由表2可知,定植后40 d,B3植株鲜质量与叶片数最高,B3与B2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B1。40 d植株高度以B3处理最高,显著高于B2、B1。地上15节植株高度与叶片长以B2处理最大,B2与B3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B1。果实采收后全株鲜质量在各处理之间差异均不显著。可见,定植密度影响哈密瓜前期营养生长,密度越小,植株营养生长量越大,‘苏甜4号’定植密度以株距45 cm(B2)或50 cm(B3)为宜。

    2.2 不同定植时间与密度对‘苏甜4号’产量的影响

    由表3可知,‘苏甜4号’的667 m2产量在不同定植时间与不同密度之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定植时间与密度之间不存在互作关系。由表4可知,主处理3个定植时间之间的产量差异显著,3月20日(A1)定植的667 m2产量最高,为2 276.09 kg,随着定植时间的推迟产量逐渐降低,4月20日(A3)定植的667 m2产量量已降至1 479.70 kg左右。副处理3个密度的产量在B1与B2之间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B3, 即适当密植,有利于增加667 m2产量。从各组合产量多重比较结果看,A1B1、A1B2的667 m2产量最高,但考虑到较小的株距需要栽培更多的幼苗,即幼苗的成本A1B1比A1B2高,因此从经济的角度看,显然A1B2是最优组合。

    2.3 不同定植时间与密度对‘苏甜4号’果实性状的影响

    由表5可知,不同定植时间对‘苏甜4号’的单果质量、果实纵径、果实横径、果肉厚度的影响差异极显著,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未受影响。由表6可知,A1B1、A1B2、A1B3三个组合的单瓜质量最大,即早定植对于果实增重有利,这3个组合的果肉厚度也最厚。定植密度对单果质量、果实横径、果肉厚度的影响差异显著,对果实纵径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当株距加大,单果质量相应增大。B3处理的果实最大,平均单果质量为1.72 kg,B1的果实最小,为1.61 kg,B2与B3差异不显著。因此,从单果质量与果肉厚度看,A1B2与A1B3组合最佳。

    ‘苏甜4号’的果实性状受定植时间影响差异极显著,从果实纵径看,A1与A2之间差异不显著,但当定植时间延后到4月20日(A3)时,果实的纵径显著缩短。从果实横径看,A1、A2之间差异显著,随着定植时间推迟,果实横径明显变小。这与果实质量的变化也是基本一致的,即定植越晚,果实越小。定植密度对‘苏甜4号’的果实纵径和果实横径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因此从果实性状看,‘苏甜4号’早定植,收获果实较大,密度不宜太大,以株距45 cm或50 cm为宜。

    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是衡量甜瓜果实品质的主要指标。试验结果显示,‘苏甜4号’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高且稳定,各处理的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均在15%以上,定植密度与时间对其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并无显著影响。

    3 讨论与结论

    哈密瓜因其经济效益显著,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与农民增收致富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长三角经济发达地区,农民进行设施哈密瓜栽培的面积也日益增大。因此,研究配套的栽培技术包括适宜的定植时间与密度对于获得高产及较高的经济效益至关重要。

    定植时间是影响哈密瓜生长的关键因子之一,厚皮甜瓜植株生长的适宜温度是22~32 ℃,在昼温低于18 ℃、夜温低于l2 ℃时生长不良,最低气温低于5 ℃时则发生冻害。高晶霞等[7]研究表明,在西北杨凌地区栽培薄皮甜瓜以2月16日播种获得的产量最高,果实发育正常,果实商品性好。韦代杰等[8]研究表明,宜州市春茬大棚甜瓜适宜的播种期应在2月底3月初。本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定植时间对‘苏甜4号’营养生长期地上部各性状包括全株鲜质量、全株叶片数、全株植株高度等的影响差异均不显著,但定植时间对‘苏甜4号’产量、果实品质的影响差异显著。‘苏甜4号’在3月20日(A1)定植的667 m2产量最高,为2 276.09 kg,随着定植时间的推迟产量逐渐降低。这个时期定植,单瓜果实最大,质量最大,果肉厚度也最厚。因此在南京地区推荐3月20左右为最佳定植时间。 种植密度是影响许多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的重要因子之一[9-10]。厚皮甜瓜的种植密度直接影响其光合叶面积的大小和植株个体的水肥供应,从而影响果实的产量和品质[11]。Kultur等[12]以网纹甜瓜为试材的研究结果表明,株行距较大的处理比株行距小的处理有利于提高单株产量与平均单果质量,而每hm2产量和果实总数量则低于后者。Maynard等[13]也得出随着株行距的增加,甜瓜单株产量、坐果率、单果质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也随之提高。齐红岩等[14]以薄皮甜瓜为试材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行距下,随着株距的增大,植株的总鲜质量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本研究结果表明,定植密度影响哈密瓜前期营养生长,密度越小,植株营养生长量越大,‘苏甜4号’定植密度以株距45 cm(B2)或50 cm(B3)为宜。定植密度对‘苏甜4号’单果质量、667 m2产量、果肉厚度影响差异均显著,密度越大,667 m2产量虽然增加,但植株的生长空间较为紧密,使得果实的单果质量减小,果形拉长,果面网纹分布不均匀,最终果实的商品性不及A2、A3处理的果实。‘苏甜4号’定植密度在株距45 cm(B2)或50 cm(B3)时,其果实在单果质量、果形、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方面几无差别,但A2处理的种植密度比A3处理的大,平均每667 m2多种甜瓜148株,最终折合667 m2产量比A3增加约10%。综上得出,‘苏甜4号’以株距45 cm,每667 m2定植1 482株的种植方式获得的果实产量与品质最佳。

    总之,南京地区‘苏甜4号’在3月20日(A1)定植的667 m2产量最高,且单瓜最大,质量最大,果肉厚度也最厚。在同等行距情况下,适当加大株距,有利于提高‘苏甜4号’植株的营养生长量,提高单果质量与果实商品性。本试验是在南京地区保护地进行的‘苏甜4号’春季栽培,并采用固定行距、增加株距、单蔓立式栽培所得的试验结果,而对于不同品种、栽培季节、不同株行距和不同留蔓方式等条件下适宜哈密瓜种植的密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中国园艺学会西甜瓜专业委员会,中国园艺学会西甜瓜协会.中国西瓜甜瓜[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464.

    [2] 顾月兰.上海地区哈密瓜品种引进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研[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04.

    [3] 杨晓华 ,王云飞 ,李建林,等.早春设施栽培哈密瓜品种比较试验初报[J].上海农业学报,2006 ,22(4):144-146

    [4] 王玉祥 ,刘新华 ,曹春信 ,等.大棚哈密瓜南方秋季栽培模式探讨[J].园艺与种苗,2013(1):41-44.

    [5] 季海军 ,孙玉东,徐冉,等.塑料大棚秋季哈密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J].蔬菜,2014(5):58-59.

    [6] 石秋平, 夏欣慰, 亚彪,等.江苏沿海地区大棚哈蜜瓜早熟栽培技术[J],上海蔬菜,2007(2):84.

    [7] 高晶霞,陈书霞,程智慧,等. 播期及整枝方式对设施厚皮甜瓜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J].北方园艺,2010(3):45-48.

    [8] 韦代杰,潘海燕,韦明兵,等.不同播期对春茬大棚甜瓜生长发育的影响[J].南方园艺,2013,24(3):10-13.

    [9] 葛民根.小型西瓜种植密度、整枝及留瓜方式试验[J].浙江农业科学,2003(2):59-60.

    [10] 龚亚菊,杨敏杰.不同栽培密度对水培黄瓜产量的影响[J].蔬菜,2000(3):33-34.

    [11] 崔丽红,黄蔚,陈继富.栽植密度对厚皮甜瓜产量及构成因素的影响[J].长江蔬菜,2009(2):46-48.

    [12] KULTUR F,HARRISON H C,STAUB J E.Spacing and genotype affect fruit sugar concentration and fruit size of muskmelon [J].HortScience,2001,36(2):274-378.

    [13] MAYNARD E T,SCOTT W D.Plant spacing affects yield of Superstar muskmelon [J].Hort Science,1998(33):52-54.

    [14] 齐红岩,李亚兰,李丹,等.不同定植密度对薄皮甜瓜生长发育及产量影响的研究[J].北方园艺,2005(3):53-55.

    热门标签: 优秀作文 读后感
    ADADAD
    热门栏目